今年8月8日是我国第14个“全民健身日”。自北京冬奥会我国取得第三的好成绩以后全民健身情绪高涨,健身操、瑜伽、飞盘成为时尚,跑步、健步走阵营日益壮大,广场舞、太极拳方兴未艾,篮球、足球、羽毛球等运动如火如荼。任何运动都有引发运动损伤的风险,尤其是踝关节损伤。因此,关注踝关节健康能让我们更好的锻炼身体并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。
踝关节是人体在运动中首先与地面接触的主要负重关节,也是日常生活和体育运动中较易受损伤的关节之一。踝关节周围韧带(包括内侧韧带、外侧韧带、下胫腓韧带等)在保持踝关节的稳定性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,因而也较易受到损伤。踝关节扭伤最容易发生于剧烈的体育运动中,如篮球、羽毛球,足球,登山等,穿高跟鞋的女士也易出现这种情况。踝关节扭伤的发生率约占所有运动损伤的40%。据估计踝关节扭伤的发病率可高达急诊就诊的10%,每年约200万人发生内翻伤。
踝关节的韧带结构对维持踝关节的稳定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。踝关节韧带共分为三组:外侧韧带、内侧韧带(三角韧带)和下胫腓韧带。踝关节在扭伤后迅即出现扭伤部位的疼痛,随后出现肿胀及皮肤瘀斑。严重者患足因为疼痛肿胀而不能活动。外踝扭伤时,在尝试行足内翻时疼痛症状加剧。内侧三角韧带损伤时,在尝试行足外翻时疼痛症状加剧。
踝关节骨折十分常见,占所有骨折的9%左右。踝关节骨折后常见表现包括:踝关节处疼痛剧烈,受伤部位肿胀、压痛、畸形明显,皮下可出现瘀斑、青紫,踝关节活动明显受限。踝关节骨折是一种关节内骨折,对复位要求高,同时,骨折与关节周围韧带损伤通常相伴出现,损伤后踝关节稳定性多受影响。因此,大多数踝关节骨折需要手术治疗。
预防措施包括下肢柔韧性、平衡能力、本体感觉和肌肉力量的练习,以增强稳定性和灵敏度。同时运动前要做好充分的热身准备活动,运动时可佩戴护具限制关节的过度活动。踝关节不稳者平日行走于不平路面或参加运动时可穿高帮鞋,以提供踝关节的保护支持。
由于严重的踝关节损伤往往需要进行专业的医疗干预,所以我们在这儿仅向大众普及简单且实用的紧急处理方法,必要时仍需向专业医师求助。对于各类踝关节急性损伤的紧急处理,目前国际上主流的观点是PRICE原则,即对患肢(处)的保护(Protection)、休息(Rest)、冰敷(Ice)、加压包扎(Compression)和抬高(Elevation)。
“保护”就是立即停止运动,保护受伤部位,避免患处进行受伤动作,防止二次损伤。
“休息”就是关节的固定和制动,同时恢复期也不要进行剧烈活动。
“冰敷”是指伤后立刻在软组织损伤较明显处(即肿痛显著处)冰敷降温,以减轻疼痛、收缩血管、减少渗出,从而缓解受损组织的肿胀和炎症。一般单次冰敷20分钟左右,两次冰敷的间隔2~3小时为宜,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在冰敷的过程中不要让冰袋直接接触皮肤,以免造成皮肤的冻伤。
“加压包扎”是指稍用力包扎患处,松紧程度应该适中,过紧会阻碍血液循环,过松则起不到固定作用,操作时可与上一步结合,将冰袋绑在患处。
“抬高”的具体操作为将患肢抬高(平卧时稍高于心脏水平),以减少出血和患肢肿胀,有利于关节的消肿和康复。